在建筑施工、物流运输等涉及吊装作业的场景中,货物损坏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信誉。如何在吊装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货物完好无损,是每个从业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掌握专业的预防技巧,能够有效降低货物损坏风险,接下来就为你详细介绍。
一、前期准备:细致规划是基础
(一)全面了解货物特性
在吊装作业前,必须对货物的尺寸、重量、重心、材质、包装形式等进行全面了解。例如,易碎品如玻璃、陶瓷制品,在吊装时需要额外的缓冲保护;精密仪器对震动极为敏感,要采取减震措施;而大型钢结构件则需明确其重心位置,确保吊装平衡。只有精准掌握货物特性,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吊装方案。
(二)合理选择吊装设备与工具
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如起重机、叉车等。同时,要确保吊具(吊钩、钢丝绳、吊带等)的额定载荷大于货物重量,且吊具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例如,吊装表面光滑的货物时,使用防滑吊带比普通钢丝绳更合适;对于大型、不规则形状的货物,可能需要定制专用吊具,以保证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现场勘查与方案制定
对吊装作业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场地的地形、空间尺寸、周边障碍物等情况。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规划好吊装路线,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因空间不足或障碍物碰撞导致货物损坏。此外,还需对天气情况进行评估,避免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进行吊装作业,减少环境因素对货物的影响。

二、吊装操作:规范执行是关键
(一)正确的货物捆绑与固定
货物的捆绑和固定是防止其在吊装过程中滑动、翻转的重要环节。捆绑时,要确保吊点分布均匀,使货物受力平衡。对于重心偏高或不规则的货物,需增加辅助固定装置,如使用链条、绳索等进行额外加固。同时,在货物与吊具接触部位,要用软质材料(如橡胶垫、布料等)进行隔离,防止吊具对货物表面造成磨损。
(二)平稳起吊与运行
起吊时,应缓慢平稳地提升货物,避免突然加速或急停,防止货物因惯性产生晃动、碰撞。在吊装运行过程中,保持匀速移动,避免快速转向或大幅度摆动。尤其是在通过狭窄通道或靠近障碍物时,要降低运行速度,谨慎操作,确保货物与周围物体保持安全距离。
(三)精准的降落与放置
当货物到达指定位置后,要缓慢降落,确保货物平稳着地。在降落过程中,密切关注货物的状态,及时调整吊具高度和角度,避免货物倾斜或磕碰。对于一些对放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货物,如大型机械设备,可借助辅助工具(如水平仪、定位装置等),确保货物准确就位,防止因放置不当造成损坏。
三、人员管理与培训:提升意识与技能
(一)专业操作人员配备
吊装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员操作。这些人员应熟悉吊装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具备丰富的吊装经验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现场应配备专业的指挥人员,通过明确的信号与操作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吊装作业协调有序进行。
(二)定期培训与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吊装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吊装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货物保护技巧等。通过案例分析,让操作人员深刻认识到货物损坏的严重后果,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在面对设备故障、货物失控等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减少货物损坏风险。
四、后期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在每次吊装作业完成后,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如表面划痕、变形、破裂等。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复杂的货物,可借助专业检测设备(如探伤仪、检测仪等)进行检测,确保货物内部无损伤。同时,对吊装设备和工具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损坏的部件,保证下次吊装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