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设备搬运等场景中,吊车作为不可或缺的重型机械设备,承担着大量重物起吊、运输的任务。然而,部分操作人员或企业为追求效率、降低成本,会冒险进行超载作业。这种行为如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吊车超载作业究竟存在哪些危害?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

一、结构损坏,埋下安全隐患
吊车的设计承载能力是经过严格计算和测试的,每一台吊车都有明确的额定起重量。当超载作业时,吊车的金属结构,如起重臂、车架等,会承受超出设计极限的应力。长期超载会使金属结构产生疲劳裂纹,这些裂纹起初可能肉眼难以察觉,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作业次数增加,裂纹会不断扩展。一旦裂纹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某次起吊作业中,起重臂或车架可能突然断裂,导致重物坠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某建筑工地的吊车因长期超载,起重臂在一次正常起吊过程中突然断裂,重达数吨的建筑材料坠落,致使下方多名工人受伤,工地停工数月进行整改,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
二、机械故障,引发意外事故
超载作业不仅会对吊车的结构造成损害,还会给吊车的机械部件带来巨大压力。吊车的液压系统、钢丝绳、制动器等关键部件,在超载情况下工作负荷大幅增加。液压系统可能因压力过高出现泄漏、爆管等故障,导致吊车失去动力控制;钢丝绳长期承受超载拉力,会加速磨损、断丝,增加断裂风险;制动器在超载时需要更大的制动力矩,可能出现制动失灵的情况。一旦这些关键部件发生故障,吊车将失去对重物的控制能力,重物坠落、吊车倾覆等事故极易发生。曾有一起事故,吊车在超载起吊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断裂,重物坠落砸中附近车辆,造成车辆严重损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操作失控,增加事故风险
吊车超载作业时,其重心会发生变化,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在起吊、回转、变幅等操作过程中,吊车更容易出现晃动、倾斜甚至倾覆现象。尤其是在进行回转和变幅操作时,超载会使吊车的惯性增大,操作人员难以精准控制吊车的动作,导致操作失控。此外,超载还会影响吊车的制动性能,使吊车在紧急制动时无法及时停止,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一些狭窄的施工场地,超载的吊车一旦失控,不仅会威胁到吊车操作人员的安全,还可能波及周围的施工人员、建筑物和设备,造成连锁反应,引发更大规模的事故。
四、人员伤亡,造成家庭悲剧
吊车超载作业引发的事故,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人员伤亡。无论是重物坠落砸伤、吊车倾覆掩埋,还是操作人员在事故中受伤,都会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可能因为一次超载作业事故而失去生命或落下残疾,家庭的经济来源中断,生活陷入困境。同时,事故还会给其他目击者带来心理创伤,影响整个施工团队的士气和工作效率。每一起因吊车超载引发的人员伤亡事故,背后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难以抚平的伤痛。
五、法律责任与经济损失
吊车超载作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发生事故,涉事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包括罚款、吊销资质、追究刑事责任等。此外,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人员伤亡赔偿、设备维修或更换费用、停工停产造成的间接损失等。这些经济损失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为了避免吊车超载作业带来的危害,施工企业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超载行为。在每次作业前,要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性能良好,并准确计算起吊物的重量,确保不超过吊车的额定起重量。同时,企业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吊车超载作业危害巨大,关乎生命安全和企业发展。只有深刻认识到超载作业的严重性,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才能确保吊车作业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希望每一位相关从业者都能将安全放在首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